美国印钞,世界买单?中国会终结美元霸权吗?
有以色列在,中东就永远无法和平,而中东越乱,石油美元地位越稳固。
一旦中东国家想联合起来推翻石油美元,缺粮的死穴又被死死掐在了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手里。
美元霸权的机制,可谓是环环相扣。
石油+粮食,倚天剑与屠龙刀,合二为一,天下莫敢不从。
3
两个村庄
回顾历史,美元这根支柱之所以这么粗,不单是因为美国本身军力强大、科技发达,更因为环绕在身边的一圈心怀鬼胎的盟友、环环相扣的机制与渗透全球各国的利益网络,让美国可以安心收割全世界。
所以,面对着绿油油的美刀,一些人忙不迭地跪谢皇恩浩荡,另一些人则高呼美元不可战胜。
其实,美元霸权的强大,并不是没有代价的。
美元霸权是为了借债、欠债而生,其死穴也正是债务。

美国国债钟,每秒新增45486美元
2003年,面对9.11事件后不断膨胀的美元债务,“股神”巴菲特对美国人讲了两个村子的故事。
一个是勤俭村,村民疯狂工作,将产品交给另一个挥霍村居民去消费,自己则获得一点挥霍村打得白条。
勤俭村因此积累了大量白条,意味着村民可以凭借白条索取挥霍村未来的生产成果。
但如果挥霍村根本就不生产东西,那么,这些白条还有什么用呢?
巴菲特便建议勤俭村居民赶紧将手头持有的白条换成挥霍村的土地,通过这种方式进行“曲线殖民”,最终不用武力就占领挥霍村。
这番话,中国人听着格外耳熟,但巴菲特说的是曾经的日本。
巴菲特真正的用意是再次提醒美国人,什么是美元霸权体系的致命弱点,从而尽量避免美国沦为债权人殖民地的恶果。
对自己的弱点一清二楚,还预判了对方,这正是美元霸权坚挺不倒的又一个原因。
六七十年代,靠出口起家的日本开始以年均9.6%的GDP增速崛起,而美国陷入越战,制造业外流,连带整个欧美世界增长停滞、失业与通胀并存。


70年代的日本和美国
彼时,美元刚刚挣脱了黄金的束缚,以顺差形式大量涌入日本。害怕被日本收购的“挥霍村”美国,便引诱着“勤劳村”日本升值日元,抵消贸易优势。
1985年《广场协议》签署后,各国联合干预下,日元兑美元快速升值,三年升值了一倍。
与此同时 ,日本政府制定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,不断印刷日元,在国际市场卖出,使之充斥国际市场。
日本国内,无论是股市、房地产都集聚起了越来越大的泡沫,大量国际游资也纷纷涌入日本。国际十大银行,八家来自日本,日本全国房地产总值可以买下四个美国。
日本企业就像后来巴菲特说的那样,纷纷前往“挥霍村”美国,乃至全球收购资产。
这下日本人手里的钱似乎花不完了。
后人总觉得日本人是被美国按着脑袋签字,其实当时日本人知道自己扛不过美国压力,所以有自己的算盘。
你想削弱我贸易优势,我就干脆试试日元是否可以取你美元而代之,变成世界第一货币。

当各界都警告日本小心泡沫破裂的时候,日本政府依旧我行我素,日本财阀更是在美国攻城略地,疯狂买买买,从哥伦比亚影业到洛克菲勒中心再到帝国大厦,感觉不买一两个就丢了面子,争前恐后要继续完成当年“联合舰队”没做完的旧梦。